文化动态

通知公告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动态
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彰显“安徽风格”
时间:2017/2/23

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其中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命脉。繁荣发展安徽哲学社会科学,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彰显“安徽风格”,要在依托和发挥安徽地域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,延续精神血脉,挖掘时代价值,增强文化自信,为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、民族性等充实文化基因,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。

加强文化研究,把挖掘区域文化与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结合起来

安徽历史文化悠久,拥有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涌现了老子、庄子等一批思想家及众多政治家、文学家、科学家、艺术家,是桐城派故里、黄梅戏故乡,新安理学、徽派朴学、新安医学等发源地。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,安徽地域文化涉及面之广、延续时间之长、对中华文化影响之深远,在我国区域文化形成发展进程中相当突出。其中,淮河文化、皖江文化、徽州文化并称安徽三大区域文化,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,共同谱写了安徽文化发展的灿烂篇章。优秀传统文化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丰厚滋养。改革开放以来,安徽一批学者潜心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研究。进入新世纪以来,安徽社科界开展三大区域文化的系统研究,打造区域文化品牌,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。目前,徽学与敦煌学、藏学并称地域文化研究三大显学。当前,进一步加强地域文化研究,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,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,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坚持交流互鉴、开放包容,坚持统筹协调、形成合力,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。要立足本土,深耕沃土,加强对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,在系统梳理三大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脉络、基本走向等基础上,从整体上把握安徽文化的特色风貌与精神内涵,并通过教育普及、保护传承、传播交流等方式,使安徽精深厚重的历史文化活起来、亮起来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、获得感和认同感。

坚定文化自信,把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与弘扬安徽文化精髓结合起来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 ”他还强调:“文化自信,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。 ”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,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。文化自信是一定的文化传统中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、认同、尊崇与践履以及对文化生命力所持有的信念和信心,同时也是对文化精神及其主体力量的彰显与强化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。坚定文化自信,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就必须大力弘扬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守诚信、崇正义、尚和合、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;大力弘扬自强不息、敬业乐群、扶危济困、见义勇为、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;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、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与中华人文精神。就安徽省来说,打造中国特色、安徽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,推进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,就必须在深入挖掘与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同时,系统研究与深入阐发安徽文化精髓,弘扬尊道明理、尚德崇文、敢为人先、开放包容等文化精神,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只有有鉴别地加以对待,有扬弃地予以继承,安徽传统文化才能适应和体现当今时代发展的诉求,彰显其当代价值。

着力文化创新,把推进文化繁荣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

根据现实需要,融合时代主题,在传承的基础上智慧灵活、大气磅礴地进行文化创新,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根本目的所在。着力文化创新,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,善于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,坚持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,不断推进知识创新、理论创新、方法创新。在推进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中,要把推进文化繁荣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,努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,发挥地域文化的比较优势,创作出更多彰显时代精神和徽风皖韵的精品力作,以优秀的作品来成风化人。二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,推进文化与科技、金融、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,培育数字出版、创意设计等新型文化业态,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。三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繁荣发展新闻出版、广播影视事业,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,加强新型智库建设,全面提升理论武装、决策服务、学术创新、文化传承的能力水平,着力形成与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相适应的全方位、全领域、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格局。